好青村共創行動-文化部青村自主交流系列-中區第2場活動簡章
一、前言 面對臺灣社會快速變遷及多元發展的環境,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為鼓勵青年交流串聯、促進彼此跨域共學,分享實作過程、地方經驗,並建立協力夥伴關係,以累積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地深耕及社群倡議的能量,特邀請本(114)年度獲獎勵44案之青年,由下而上,自主策辦分區共創系列活動。 中區第2場場訂於11月12日舉行,場地人數有限,歡迎關心青年在地行動的夥伴,踴躍及早報名參加。
二、活動時間及地點
(一)時間:114年11月12日(星期三)09:30-16:30
(二)地點:彰化火車站周邊街區(彰化火車站前集合-小西伴線商圈走讀-民權社區據點共創交流)
※民權社區據點(彰化縣彰化市民族路467號/關帝廟旁巷弄內)
三、活動對象及報名方式
(一)活動對象
1.優先參與對象:114年度獲獎勵計畫青年,以中區青年為優先、次為其他區域之青年。
2.若尚有名額亦歡迎對在地文化行動有趣興之青年、歷屆獲獎勵青村計畫青年、地方政府或鄉鎮公所承辦同仁參加。
(二)報名人數及資訊:
1.參與人數上限為20人,報名網站https://forms.gle/KbJA8RXrshiWAXAW9
(報名截止日為114年11月5日(星期三))。
2.洽詢專線:
(1)民生路老宅56-3|謝艾婷空間主理人|04-2224-5282|laozhai56.3@gmail.com
(2)114年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專案團隊(珍宇設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陳怡靜專案經理|02-2931-1868|youngplan113@gmail.com
四、規劃及執行團隊
(一)規劃:青村計畫114年度中區青年、陪伴老師邱明憲老師
(二)執行:臺中Jozo/民生路老宅56-3、懂栗嗨/共發實業、員來市在這/菜菜5哈哈
五、活動內容
(一)緣由及目的:
回應當前青年協作的挑戰,摸索能跨越單次、表層的交流形式,設計一套能催化深度合作與信任關係的共學模式。真正的合作並非源於會議室内的簡報,而是發生在共同的體驗與真實的場域中。為此,青年團隊設定以下三大核心活動目的: 建立真實場域的共享語境:透過「街區走讀」與「元素採集」,引導所有參與的青年團隊跳脫各自熟悉的專業語境,共同浸潤於彰化舊城區的真實脈絡之中。我們不預設議題,而是讓場域本身成為共同的文本,從中建立後續所有對話與合作的共享基礎及情感連結。
實踐從個體到網絡的共創方法:藉由「採集串線」的共創實作,讓每位青年行動者練習解構自身的專業與觀點,將其轉化為可對話,可連結的「模組」。在共同建構的視覺化網絡中,直觀地探索跨領域協作的互補性與創新可能,將理解從「你做什麼」推向「我們能如何一起做」。
奠定未來跨域合作的信任基石:我們追求的不是一次性的合作備忘錄,而是長遠的夥伴關係。透過一整天從感知、體驗到設計發想的完整流程,凝聚團隊在行動中的默契與動力。最終目的在於,為中區的青年行動者們奠定未來跨團隊、跨區域合作的長遠信任基礎,催化未來實質合作的行動契機。

Facebook
Twitter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