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地理位置
大甲區位於台中市西北隅,北與苗栗縣苑裡鎮相鄰;南面大甲溪與清水區界;西臨大安區與台灣海峽,東倚后里台地西緣與外埔區相接。
大甲區距離台中市區約有40公里的車程,距豐原區亦有20公里,加上因河川、台地等地形之阻隔,使得大甲區各項產業活動發展上也較獨立,與鄰近之大安區、外埔區統稱為台中大甲地區。
大甲區位於臺中市西北隅,區內行政區共有29里,整體區域大致呈丁字型,主要可分為大安溪以北之『溪北地區』與大安溪以南之『溪南地區』(或概稱日南、大甲)。
溪北地區為臺中市唯一在大安溪以北的行政區。
溪南地區為本區政經中心,不僅為本區主要人口活動區域,亦是相鄰之大安區、外埔區等鄰近地區之生活中心。
兩地區在區位條件、社區日常生活圈、土地使用、社經特性上均有顯著差異,一方面豐富了大甲文化的多樣性與深度,同時也利於社經產業的多元發展。
大甲氣候
大甲位於台灣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約攝氏24度左右。主要受到地理位置與季風的影響,夏季濕熱多雨,冬季乾旱多風,四季變化不一,具有中部海岸平原典型的氣候特徵。
夏季雨量較多,五到八月雨量可高達1000毫米以上,約佔全年雨量的三分之二。秋冬時節,大甲地區盛行東北季風,雨少乾燥,風勢強勁,因此臨海田埂隙地間常見季風樹林,亦成為大甲田野風光的一項景觀特色。
大甲地形
大甲的地形主要由后里台地的東側與大安溪大甲溪兩條主要河川的扇狀沖積平原所組成。由於河川水流的切割,以及地形的隆起與沉降,大甲的地貌頗具變化,有山有水也有沃野平疇。
后里台地是夾在大安溪與大甲溪下游之間一長方形的緩傾台地,台地西北角的鐵砧山曾名列台灣中部八景之一,長久以來即為大甲馳名遠近的地標,並與鎮瀾宮齊名,是大甲地區重要之休閒去處。
台地的地質為更新世之紅土階地堆積層,土壤屬紅棕壤。其土質耐高溫,適合製作高級的窯燒製品,因此也孕育了此地的磚窯工業及大甲東陶的發展。
大安、大甲兩溪的沖積平原由東南向西北緩降,周邊不少大小河川及人工開鑿的溝渠,引兩溪水源作農業灌溉之用。肥沃的土壤,加上豐沛的水源,形成了大甲優越的農作條件及稻米文化基礎。大甲溪口綿延近20公里的海岸地帶亦是大甲地區重要的地貌與地景資源,不僅提供了該地區的海洋漁業的基礎條件,同時並可供做沿海遊憩、賞鳥等活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