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認識大甲 > 歷史沿革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日治前大甲市街之形成

大甲市街(新庄)從雍正10年(西元1732年)鎮瀾宮建廟後,逐漸由農村聚落發展成鄉街形態。乾隆52年(西元1787年)小廟的重建,及鄰近農村居民的集中,使新庄地區又由鄉街形態演進至商業街市,成為當時大甲堡內各庄之經濟活動中心。嘉慶21年(西元1816年)鹿港巡檢署移駐大甲,大甲遂為南北交通重要管道、據點。大甲市街的發展,至此已由純然的鄉村中心發展到具行政都市的概貌。
由於閩粵或漳泉械鬥頻繁,又因大甲街市地位日漸升高,道光7年(西元1827年),仕紳林聰、林甲成等人以防禦及顯揚官都威容為由提議建城,籌資興建大甲石堡。該石城以不規則圖形環繞市街,城壁長達510丈,牆高二丈。城壁以卵石堆積,並塗以石灰混合黑糖及米餅之漿,牆上能站立士兵守望。夜晚則宿於其上。城牆有四門,東門於今文武路公路局旁,名曰「拱晨」;西門在今孔雀路路嬌姑廟旁,名曰「觀海」;南門在今順天路南門貞節牌坊北側,名曰「薰風」;北門在今順天路258號一帶,昔福德寺旁,名曰「湛恩」。四門均為單門單脊的硬山形勢,但日治時期大甲市區改正時均被拆除。 道光19年(西元1839年)開闢東門義路所留下之東門義路碑記中尚有「大甲石堡為淡彰之界,南北之衝。居民稠密商賈輻輳…」的記載,可見在此時期,大甲不僅已具行政都市機能,同時也是交易繁盛之商業市街。
大甲市街的發展和台灣一般古老市街一樣呈極不規則的形式,為配合地理環境與聚落發展,而自然形成的有機形態。大甲新庄地區的市街發展,最初是以大街(今順天路)為基礎,呈線形向南北兩端發展,後又因與外埔、后里、大安地區農村聚落的聯繫出現兩條田間小路,與大街成十字交會。爾後,由於大安港上岸貨物的轉送,通往大安的小路闢建成西門街(今孔雀路)。當時外埔、后里一帶與大甲街區之小路彎曲難行,地方人士遂於道光19年(西元1839年)集資擴建東門義路(五米寬,鋪磚路面),與大甲街、西門街在三角處交會,成為當時市街的主要地段。
在此時期,大甲堡內最主要的商業街為大街(六尺寬,路面敷卵石)。米市集中北門街(今文武路到福德祠間的順天路段);魚市集中在三角街,後移至武營路口(今第一市場一帶)。官府衙門集中於今第一市場對面;巡檢署位於今順天路電信局、郵局現址;守備署及兵營位於舊順天國小校地。鎮瀾宮位居市街中心,福德祠臨北門,文昌祠位於城內西北角,貞節牌坊豎於南門外,皆為此時期大甲市區的重要地標。
大甲市街在此時期通往附近鄉村的主要聯外路徑為:
東門義路(今文武路)經山腳、鐵砧、水尾兩出間的鞍部到大甲東、外埔、后里一帶。
由西門街、可至大安溪出海口。
由大街(今順天路)南可達清水;北經北門出,爬上頂店大埔,經鐵砧出南側至外埔。
由南門出向西行(經今光明路、興安路),至大安。

  • 市府分類: 便民服務
  • 最後異動日期: 2019-04-23
  • 發布日期: 2013-05-12
  • 發布單位: 臺中市大甲區公所
  • 點閱次數: 4107